很多消费者在购房的时候会产生一些疑问,为什么跑了那么多楼盘,在售楼处发现置业顾问给介绍项目的时候提到的住宅层数都是常见的几个数字?例如9层、11层、17层、23层、33层等等,为什么其他层数的楼很少见。有的购房者入住了小区会发现自己小区大多数楼栋的层数都一样,但会出现个别楼栋的层数跟其他楼不一样,是罕见的8层、18层、20层这类数字。这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今天来分析一下。
首先,如题所说有些住宅楼层是这些层数,有些不是,还有其他很多层数也经常出现。单独说题目中的6、11、18、33并没有什么独特的,因为这些楼层和其他楼层出现有很多共性的原因,可以一块分析。大白话说就是这些楼层既不是特例,也不是仅有的常见楼层。
其次,展开说楼层和建筑高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超过10层的为高层建筑,超过100米的为超高层建筑,这个分类不是特别严谨,国际国内常见标准。建筑高度、层数决定了什么?规划条件和建筑标准,那么开发、建筑住宅的企业就要在符合这些层数的情况下选择最优的方案,这就造成了有几类楼层数常见于住宅项目楼盘,例如5~7层,9~11层(俗称小高层)、15~23层、30~33层。
为什么一个小区很多不同楼层数的住宅楼,为什么不建成同一高度的呢?
每块土地出让是有规划条件的,同时要符合建筑标准、消防要求等各种法律法规和规范,否则这个项目无法通过审核审批,这里面影响楼层数和建筑高度的有容积率、建筑密度、限高、日照间距、总建筑面积、规划住宅套数等因素限制。
简而言之,容积率、建筑密度、总建面决定了建筑面积和土地面积的关系,不可能一味增加楼层数;有的时候一个住宅小区规划的有联排别墅、多层住宅、高层住宅,实际上就是一种面积腾挪,根据不同客户需求来设置不同的产品,那么建筑层数就不同,当然也有都是小高层或者高层的,都是刚需为主的住宅项目常见这种情况。
而日照间距决定了楼和楼之间的距离,北方地区日照间距要求比较常见的一般为冬至日(日照时间最短的那一天)一楼住户持续日照时间不短于2个小时,这就要求建筑之间对日照的遮挡需要进行分析计算,我们知道日照角度不同、楼和楼之间位置关系可能是正前方、斜前方不同的角度,再就是一个小区的地块往往不是完全的正四边形或者规则,地块位置也影响楼栋分布。在上述前提下要想满足日照要求,有的位置的楼栋就要控制层高以免遮挡后方、侧后方的其他住宅楼。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小区会出现个别楼栋楼层有8、14、28之类的不常见数字。
最后说说消防要求,不同高度的建筑消防的要求不同,会导致建筑设计、施工难度差别,也会导致建筑成本差别,例如超过一定高度、一定层数的建筑消防通道、楼梯、电梯数量都会有增加,对消防登高面、消防水龙头的要求也不同。所以开发商不会随意去设置楼层层高,有时候增加了一层就要符合不同的消防设计标准,会无形中增加很多成本,这些成本最终会计入房价有消费者买单,但增加这一层并不一定投入产出就合算。因此很多住宅楼出现常见的楼层数,实际上就是最合算的楼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