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传感器网讯:特斯拉的汽车门把手,当车主靠近时会自动弹出;宝马高端车型,你只要在车尾伸出脚晃一晃,后备箱便会自动开启……在常州高新区汉得利(常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公司副总葛斌指着一群穿制服、戴工作帽看似在流水作业的工人说,这些汽车之所以有如此神奇的功能,就是因为装配了他们制造的传感器。
10月下旬,传感器领域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国际性会议——第三届国际传感器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在常州举行。这次会议比往届多了一个议程,来自德、日、美及国内的近千名行业专家和企业家,为中国国际传感谷在常州高新区开谷“站台”。从会场回来,葛斌仍然很兴奋:“一直‘单打独斗’的国内传感器企业,终于有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聚合平台!”
常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吴晓东与葛斌一样高兴,他说:“集聚国内外优质产业和人才资源,攻关共性关键技术,常州高新区将崛起一个现代国际化传感器产业高地,建设中国国际传感谷!”
传感器有的只有一颗钮扣电池大小,有的更像一枚螺丝钉一样不起眼,但却有着现代制造“神经系统”的美誉。美国《福布斯》杂志发布报告,将传感器列为未来几十年影响和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和人们生活方式的10大科技产品之首。据工信部发布的行业统计,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已从2004年的154.3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200亿元。预测2015年需求量可达652.9亿只,增长率大于18%,其产业辐射和带动作用巨大。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预测认为,未来5年,国内传感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1%左右。
“国际传感谷”凭什么花落常州高新区?用常州中国国际传感谷筹建参与者张新强的话来说:“凭着扎实的传感器产业基础,我们才‘抢’到手。” 2014年,常州高新区传感器行业产值达到125亿元,占全国传感器市场10%以上。河海大学物联网学院、浙江大学常州工研院、建立柔性传感器研发优势的印刷电子产业研究院等21家传感器产业相关研究机构扎堆, 全国唯一的物联网博士点就设在常州高新区内。
一家又一家传感器产业细分行业龙头,持续在常州高新区诞生。该区已有40余家传感器企业,外企占到1/4,产品覆盖温度、压力、位移、角位移、扭矩、流量、音频、速度、加速度等诸多品种。森萨塔科技(常州)有限公司已是全球汽车传感器领头羊;梅特勒-托利多常州公司则是亚洲最大的压力传感器和衡器研发及制造基地;三恒科技、天地自动化股份、联力自动化科技三家企业,包揽了国内煤矿安全监测传感器行业的前三强;以常胜电器、惠昌传感器为代表的家电用传感控制器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
常荣电器董事长匡法荣给笔者展示了用于空调、冰箱的系列压缩机传感保护器新品。“就是这么一枚小小的东西,以往都是日本企业垄断的,卖到10美元一个。”凭着自主知识产权强势与外企竞争的常荣,让当初10美元的进口价降到了现在的6元人民币,常荣电器揽入全球同类产品份额的40%。去年该公司销售额达2.6亿元。
“智能制造,传感先行”,正成为常州“智造名城”航程的新航标。在工信部的大力支持下,德、日、美等国传感器行业组织和国内外多家科研院所,先后与常州高新区达成共建产业联盟与研发机构合作意向,一座集研发、中试、超净间租赁于一体的传感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列上建设日程。五年后,这里将形成传感器产业创新核心区、产业聚集重点区和产业发展协同区 “一谷三区”格局。根据规划,到2025年,常州中国国际传感谷产业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要成为中国传感器产业的核心区、《中国制造2025》的“新亮点”和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新标杆”。
珊珊 1.5万阅读
花花 5.2万阅读
信仰跟着心走 2.7万阅读
淮北金利 3.4万阅读
wanna 11.4万阅读
子夜 1.5万阅读
只在乎你 11.5万阅读
老沙 13.1万阅读
眼里的时光 11.1万阅读
村村 4.3万阅读
蕙质兰心 2.1万阅读
wanna 12.5万阅读
南瓜头 14.1万阅读
阿青 11.2万阅读
表哥的面 1.2万阅读
朱朱 2万阅读
Lucy 13.1万阅读
绮年逐风梦伊人 12.4万阅读
微光下的仙人掌 12万阅读
悦娇 21.7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