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和砌体结构有什么区别?莫把建房当儿戏,5大差异让你看清真相!

家核优居 07-02 09:42 来源: 原创

在建筑领域,砖混结构和砌体结构是两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尤其在住宅、办公楼等中小型建筑中应用广泛。尽管两者都以砖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但它们在结构体系、受力特点、施工工艺、抗震性能及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一、砖混结构与砌体结构的定义

1. 砖混结构

砖混结构,全称为砖-混凝土结构,是一种以砖墙或砖柱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结合钢筋混凝土楼板、圈梁和构造柱等构件共同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在砖混结构中,砖墙主要承受竖向荷载(如自重和楼面荷载),而钢筋混凝土构件(如圈梁、构造柱)则起到增强整体刚度和抗震能力的作用。砖混结构广泛应用于多层住宅、办公楼、学校等建筑中,通常高度不超过6层(一般为6层以下)。

2. 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是以砖、石、混凝土砌块等砌体材料通过砂浆砌筑形成的承重结构体系。砌体结构主要依靠砌体本身的强度和稳定性来承受建筑的荷载,通常不设置或极少设置钢筋混凝土构件。砌体结构可以是纯砌体结构(如无筋砌体结构)或部分配筋砌体结构(如配筋砖砌体)。这种结构形式常见于低层建筑、传统民居以及一些非地震区的简单建筑。

二、砖混结构与砌体结构的主要区别

1. 结构体系

• 砖混结构:砖混结构的承重体系由砖墙(或砖柱)和钢筋混凝土构件共同组成。砖墙主要承受竖向荷载,而钢筋混凝土的楼板、圈梁和构造柱则承担部分水平荷载(如地震力、风力)和提高整体结构稳定性。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有效改善了砖墙的抗侧向力和抗震性能,使得砖混结构在抗震设防地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 砌体结构:砌体结构的承重体系完全或主要依靠砌体本身,缺乏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有效约束。砌体材料的抗拉、抗剪能力较弱,因此砌体结构在承受水平荷载(如地震力)时容易出现开裂或倒塌,整体刚度和抗震性能较差。

2. 抗震性能

• 砖混结构:由于引入了钢筋混凝土圈梁和构造柱,砖混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显著优于纯砌体结构。圈梁能够将墙体连成一个整体,增强结构的水平刚度;构造柱则提高了墙体的抗剪能力和抗倒塌能力。根据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砖混结构在抗震设防烈度6~8度的地区应用较为广泛,但需严格按照规范设置抗震构造措施。

• 砌体结构: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差,尤其在高烈度地震区,纯砌体结构容易因抗拉强度不足而发生脆性破坏。为提高抗震性能,现代砌体结构常采用配筋砌体(如在砖墙内设置钢筋网或钢筋条),但整体抗震能力仍不如砖混结构。在国内,砌体结构多用于低地震烈度地区或非承重墙体。

3. 施工工艺

• 砖混结构:砖混结构的施工工艺较为复杂,需要在砌筑砖墙的同时浇筑钢筋混凝土构件(如圈梁、构造柱和楼板)。施工中需严格控制砌体质量、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质量,确保砖墙与混凝土构件的有效连接。此外,砖混结构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需专业施工队伍操作。

• 砌体结构:砌体结构的施工工艺相对简单,主要涉及砖或砌块的砌筑和砂浆的抹灰。施工过程无需复杂的模板工程或钢筋绑扎,技术要求相对较低,适合传统手工操作。但在配筋砌体结构中,需额外考虑钢筋的布置和固定,施工复杂度略有增加。

4. 实际造价 

• 砖混结构:由于需要使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并涉及模板、浇筑等工序,砖混结构的造价通常高于纯砌体结构。但其较高的抗震性能和结构稳定性使其在多层建筑中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尤其在地震频发地区。

• 砌体结构:砌体结构的材料成本较低,主要使用砖、石或砌块,施工工艺简单,人工成本也较低,因此总体造价较低。但由于抗震性能较差,需在高地震烈度地区额外加固,可能会增加一定成本。

5. 适用范围

• 砖混结构:砖混结构适用于多层建筑(一般为4~6层),广泛用于城市和乡镇的住宅楼、办公楼、学校等建筑。由于其抗震性能较好,适合地震设防烈度较高的地区(如中国地震烈度6~8度区)。

• 砌体结构:砌体结构主要适用于低层建筑(一般为1~3层),如农村自建房、传统民居或一些非承重墙体。由于抗震性能较差,砌体结构在高地震烈度地区使用受限,通常适用于地震烈度较低的地区或作为非承重构件。

三、砖混结构与砌体结构的优缺点分析

1. 砖混结构的优缺点

优点

• 抗震性能较好: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显著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能力。

• 适用范围较广:适合多层建筑,满足城市化进程中对中高层住宅的需求。

• 结构稳定性高:钢筋混凝土构件与砖墙的结合增强了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

• 使用寿命较长:合理设计和施工的砖混结构建筑使用寿命可达50年以上。

缺点

• 造价较高: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的使用以及复杂施工工艺导致成本较高。

• 施工较长:涉及砌体和混凝土浇筑,施工工序较多,周期较长。

• 自重较大:砖墙和混凝土构件使结构整体自重较大,对地基要求较高。

2. 砌体结构的优缺点

优点

• 造价低廉:材料简单,施工工艺成熟,总体成本较低。

• 施工简便:无需复杂的模板和钢筋绑扎,适合手工操作。

• 保温隔热性好:砖或砌块墙体具有较好的保温和隔热效果。

• 地方适应性强:可因地制宜使用当地材料,如红砖、混凝土砌块等。

缺点

• 抗震性能差:砌体材料的抗拉、抗剪能力较弱,地震时易发生破坏。

• 承载能力有限:不适合高层或大跨度建筑,限制了使用范围。

• 结构刚度较低:整体刚度不足,容易因不均匀沉降导致墙体开裂。

四、实际应用中的选择与发展趋势

1. 实际应用中的选择

在实际工程中,砖混结构和砌体结构的选择取决于建筑的功能、地理位置、地震烈度、预算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

• 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如华北、华东、西南等地震频发地区,优先选择砖混结构,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抗震性能。

• 低层建筑或预算有限的项目:在地震烈度较低的地区(如南方部分地区),或预算有限的农村自建房项目中,砌体结构因其经济性和施工简便性更具优势。

• 城市化进程中的多层建筑: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砖混结构因其适用多层建筑和较好的抗震性能,成为城市住宅楼的主流选择。

2. 发展趋势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提高,砖混结构和砌体结构均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

• 砖混结构的改进:现代砖混结构在设计中更加注重抗震性能和节能环保,例如采用轻质高强砌体材料、优化圈梁和构造柱的布置等。

• 砌体结构的升级:为提高抗震性能,配筋砌体结构逐渐得到推广,同时新型砌体材料(如加气混凝土砌块)因其轻质、保温等优点逐渐取代传统实心砖。

• 绿色建筑的推动:无论是砖混结构还是砌体结构,未来都将更加注重使用环保材料和节能设计,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建筑需求、地震设防要求和经济条件综合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和环保理念的普及,砖混结构和砌体结构都在不断改进和优化。

推荐内容

精彩推荐

产品推荐

美的BCD-296WTGPZMC
¥
5499.00
4.9分
米兔智能故事机
¥
146.00起
4.7分
雀巢XN410TK咖啡机
¥
2288.00
4.5分
海氏电烤箱C40
¥
469.00起
4.6分
飘鱼S6智能折叠电动车
¥
2999.00
4.6分
古奇米智能平衡车
¥
698.00
4.5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