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装修中,地面铺贴材料的选择往往决定着整个空间的格调与实用性。作为瓷砖市场的两大热门产品,通体砖和抛釉砖以其独特的工艺与性能,深受消费者青睐。通体砖以其坚固耐用著称,常被视为“硬汉”型选择;抛釉砖则凭借细腻纹理和丰富色彩,宛如“艺术品”般提升家居美感。但究竟哪种砖更好?答案并非一刀切,而是取决于自身预算、使用场景和审美偏好。
我国瓷砖产业作为全球最大生产基地,年产量超百亿平方米,通体砖和抛釉砖占据了中高端市场的半壁江山。根据行业数据,2023年国内瓷砖销量中,这两类产品占比超过40%,尤其在客厅、厨房等高流量区域广受欢迎。选砖看似简单,却藏着诸多门道:外观是否耐看?耐磨性如何?价格性价比几何?接下来,我们逐一拆解。
一、通体砖:坚如磐石的经典之选
通体砖,又称全抛光砖,是瓷砖家族中的“老将”。它以天然矿石碎屑为原料,经过高压压制、烧结成型后,直接在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形成一体化的砖体。正面与反面材质、色泽完全一致,这也是其“通体”之名的由来。 不同于其他瓷砖,通体砖不上釉层,而是通过物理抛光实现光滑表面,这种工艺源于上世纪90年代的意大利技术,后被企业广泛采用,如马可波罗、东鹏等品牌。
从生产工艺看,通体砖的流程相对简洁:原料配比(长石、粘土等占比达80%以上)、高压成型(压力超1000吨)、高温烧制(1200℃以上),再经辊筒抛光机打磨至镜面效果。整个过程注重坯体的致密性,确保吸水率低于0.5%,远优于普通陶瓷砖。 这种设计让通体砖在横切面呈现均匀的微粉层(厚度3-6mm),而非表层釉面,辨识度极高。
通体砖的优点显而易见。首先,耐磨性出色。表面硬度可达莫氏6-7级,媲美天然石材,经受得住高频踩踏和拖拽,适合客厅、走廊等公共区域。其次,防滑性能较好,尤其是微粉纹理款,能在保持光泽的同时,提供适度摩擦力,避免老人小孩滑倒。再次,易清洁是其杀手锏:光滑表面不藏污纳垢,用湿拖布一抹即净。 此外,通体砖重量轻(每平方米仅15-20kg),运输安装成本低,环保性强——无甲醛释放,符合国家GB/T 4100标准。
当然,通体砖并非完美。缺点在于纹理单一,仿石效果不如高端产品真实,颜色多为米白、浅灰等中性调,难以营造奢华感。长期使用后,表面可能出现细微划痕,虽不影响整体,但会略微降低光泽。此外,在潮湿环境如卫生间,需搭配防滑处理,否则光滑度过高易打滑。
在适用场景上,通体砖是预算有限家庭的首选。譬如,一套100平方米的客厅铺贴,选用东鹏通体砖(规格600×600mm),成本约200-300元/平方米,总价控制在2-3万元内。它的耐用性让它成为商用空间的宠儿,如酒店大堂或写字楼,寿命可达20年以上。数据显示,我国市场通体砖销量稳定增长,2024年上半年占比达35%,得益于其高性价比。
二、抛釉砖:细腻纹理的时尚宠儿
如果说通体砖是“实用派”,抛釉砖则代表“美学派”。抛釉砖在通体砖基础上创新,表面先喷涂一层薄釉(厚度<0.5mm),印花后高温烧结,再进行抛光处理。这种“釉上抛光”工艺,让砖面如丝绸般光滑,却保留了釉层的丰富图案。自2000年代初诞生以来,抛釉砖迅速风靡,诺贝尔、蒙娜丽莎等品牌将其打造成明星产品。
生产工艺是抛釉砖的核心卖点。原料与通体砖类似,但多一道丝网印刷或数码喷墨工序,精确复制大理石纹理。烧制温度相同(约1180℃),但釉层需控制在微米级,确保不翘曲。抛光环节使用金刚石工具,表面光泽度可达90%以上,远超普通砖。 从横切面看,抛釉砖的釉层薄如蝉翼,与通体砖的厚实微粉层形成鲜明对比,便于消费者现场鉴别。
抛釉砖的最大亮点在于外观多样性。纹理细腻逼真,能完美仿真意大利进口石材,如马赛克灰或卡拉拉白,色彩从暖灰到金棕,应有尽有。光泽度高,视觉上放大空间感,适合现代简约或轻奢风格的客厅、餐厅。 耐污易洁是另一优势:釉层致密,油渍、水迹不易渗透,日常维护只需中性清洁剂。环保方面,合格产品铅镉析出量低于国家限值(<0.1mg/L),安全无虞。
然而,抛釉砖的短板也显而易见。耐磨性稍逊于通体砖,表面硬度约莫氏5-6级,高跟鞋或重物拖拽易留痕,尤其在儿童房或厨房。 釉层虽薄,但若工艺不精,易出现色差或龟裂。价格是另一痛点:生产工序多,成本高出20%-30%,中档抛釉砖单价300-500元/平方米。长期暴露在阳光下,颜色可能略微褪去,虽不明显,但需注意。
适用范围上,抛釉砖更偏向家居装饰。想象一下,卧室地面铺以仿木纹抛釉砖,搭配暖光灯,营造温馨氛围。2024年国内市场,抛釉砖销量增速达15%,得益于年轻消费者对“颜值”的追求。 对于小户型,它的光泽反射能让空间“显大”,是公寓装修的理想选择。
三、两者深度比较:从多维度看“谁更胜一筹”?
通体砖与抛釉砖看似相似,实则各有千秋。以下从外观、耐用性、价格、环保与适用性五个维度进行对比,帮助大家直观判断。
1. 首先,外观是抛釉砖的压倒性优势。通体砖纹理粗犷,像颗粒状石材,适合工业风或简朴风格;抛釉砖则细腻入微,仿真度高达95%,色彩饱和,宛如高端大理石。 如果追求“高颜值”,抛釉砖胜出;反之,通体砖更低调耐看。
2. 其次,耐用性上通体砖占优。其无釉设计让整体结构更稳固,佩尔耐磨测试(旋转次数>6000圈)远超抛釉砖的4000圈。 吸水率低(<0.05%),防冻裂性能强,北方冬季不易变形。抛釉砖虽光滑,但釉层易刮花,需定期上蜡保养。防滑方面,通体砖的微凹纹理摩擦系数0.5以上,优于抛釉砖的0.4。
3. 价格对比中,通体砖更亲民。中档通体砖200-350元/平方米,抛釉砖则300-600元,差价源于工艺复杂。 以80平方米客厅为例,前者总成本约2万元,后者超3万元。但从长远看,通体砖的低维护费能拉平差距。
4. 环保与健康同样重要。两者均需国家3C认证,但通体砖因无釉,放射性更低(A类标准<1.0Bq/g)。抛釉砖釉料需注意重金属含量,选择大品牌可避险。
5. 适用性取决于场景。通体砖适合高流量区,如商场或厨房(耐油污);抛釉砖宜卧室、阳台,强调美观。 混合使用是潮流:客厅通体砖,餐厅抛釉砖,过渡自然。
从表中可见,无绝对优胜者,需因地制宜。
四、市场选择指南:避坑小贴士
瓷砖市场鱼龙混杂,广东佛山作为“瓷都”,汇集80%产能。选购时,优先大品牌如马可波罗(通体砖强项)、诺贝尔(抛釉砖专家)。查看国家检验报告,确保耐磨等级≥3级,光泽度≥75。 实体店试选:通体砖声脆、纹粗;抛釉砖光亮、图案细。线上如京东、天猫,注意退货政策。
预算分配建议:总装修费5%的砖款预算,中小户型选通体砖省钱,大户型投抛釉砖提档。2025年,随着绿色建材政策,预计抛釉砖环保升级将拉大价差,通体砖仍是大众首选。
在快节奏生活中,选砖不止买材料,更是投资生活品质。建议根据家庭需求实地对比,切莫盲从潮流。装修之路漫长,一砖一瓦,皆是匠心。